发布时间: 2013-10-17 22:06:13
作者:
来源:
红旗-9成功中标土耳防空导弹招标,正面击败欧美竞争手,也让世界开始重新认识中国的国防和军工产业。
大公网军事讯 近期,韩国国防研究院在出版发行的《2012国防预算分析*评估及中期政策方向》一书中,对中国的国家科技计划与国防科技水平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中国的国家科技计划
从中国的中长期科技(S&T)发展规划来看,中国通过《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成就。但是,在《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基础上制订的《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因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Cultual Revolution)而未取得什么成效。
1985年,中国发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明确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是从1987年起开始实施的,其目的是跟踪世界科技先进水平,发展中国的高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信息等尖端技术领域的差距。"863计划"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注重国民经济建设,努力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863计划"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通信技术、新材料等领域 。但是,"863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指责。一些人主张,"863计划"整体上缺乏透明度,实效性不高、偏向性明显。一些项目甚至受中国科学技术部(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高官的喜好所左右,不具备客观性。另外,"863计划"过分追求大项目,一些发展前景看好、创新性的项目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援助 。
从1988年起,中国开始推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星火计划"、解决发展过程中关键性问题的"攻关计划"。除此之外,还有"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该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科学前沿问题,是中国为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
2006年,中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中提出了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等内容的发展目标。《纲要》还指出,中国未来有20项重大领域,国防领域也包括其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提出了自主创新概念。这一概念的具体定义虽不清晰,但是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概念的三个构成要素,即真正的原始创新(genuine original innovation)、集成创新(integrated innovation) 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再创新(re-innovation) 。从2008年起,中国还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实施了引进各领域高端人才的"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2011年3月,中国发表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将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重点领域具体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项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难预计,中国今后将在这些领域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
二、引进国防科学技术
1、军民两用技术的引进与军民融合
经过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1958~1962)以及文化大革命(1966~1976)时期的十年浩劫,中国的国防科学技术两极化现象非常突出。可以说,在这两个时期,中国的国防科学技术完全是在中国政府的强有力扶持和政府研究机构的管制下推进的。
沪ICP备10206494号-2 Copyleft by Alex He.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