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10-31 23:39:47
作者:
来源:
矗立在基地广场上的“黄继光式的水下英雄”――机电长孟昭旭雕像。当年某核潜艇执行远航战备巡逻任务,动力系统突发故障。孟昭旭第一个冲进舱室排险,透支生命,积劳成疾,45岁时不幸牺牲。
惊涛骇浪铸忠诚——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官兵无私奉献践行使命纪实
本报记者张强 本报通讯员胡军 刘凯
时代先锋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对于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官兵来说,当党和人民需要时,当使命任务需要时,他们甘愿透支生命,甚至献出生命。
90昼夜长航、极限深海下潜、水下事故处置……多少次,他们在大洋深处与死亡擦肩而过;多少次,他们驾驭“黑鲨”与死神进行较量。“怕死不干核潜艇”,该基地一代代官兵把党交给的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把面对生死抉择、不顾个人安危视为“精神核动力”,用满腔热血写下不朽的光荣与辉煌!
大洋深处党是“航行罗盘”
上世纪60年代末,36名艇员毫不犹豫地听从党的召唤,组成中国核潜艇接艇部队,迈出了驾驭核潜艇的第一步;
已脱下军装多年的原子能专家、主持建造我国第一个核动力热工试验室的焦增庚,毅然放弃北京优厚的工作机会,投入到核潜艇事业中来,一干就是20多年;
基地总工程师姚青生,硕士毕业时被推荐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恰在此时,他收到“速回部队执行任务”的电报,当天就义无反顾返回部队;
……
他们说:“党把核潜艇交给我们,就要不受任何干扰,不畏任何困难,完成好任务,不辜负期望。”
核潜艇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力量。任务之中,交锋之时,是上浮还是下潜?是前出还是后撤?任何一个决策举措,都与国家政治外交大局息息相关;任何一个战术动作,都包含着极高的政治含量。特别是战略导弹核潜艇,驶向何方,打向哪里,必须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
沪ICP备10206494号-2 Copyleft by Alex He.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