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10-14 18:21:50
作者:
来源: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25日在京宣布,嫦娥三号搭载的月球车即日起面向全球征名。
避开障碍“闲庭信步”
月球车在月面行走是此次嫦娥三号的最大看点。从创新性来看,主要体现为中国首次实现在地外天体表面无人自动巡视、首次实现探测器月夜生存、首次建立覆盖火星探测范围的测控通信网、首次自主开展月面就位科学探测等4个方面。与以往相比,嫦娥三号最大难点是实现软着陆,最大亮点是月球车在月面行走,而要实现以上两点必须涉及到无人月面着陆器与自动巡视车。此次巡视车底部装有脉冲雷达,也是全世界探月史上的创新。
从技术角度,此次登月意味着,我国在精确导航技术、适应极限温度的材料技术、遥感成像探测技术都有新的突破。
精确导航技术方面,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过程自离月15公里高度开始,着陆过程中需要识别并避开月面障碍。需要通过各种光学、微波等敏感器测量,在月球表面百米高度上进行悬停和平移,选择最佳着陆点,这些都需要对与飞行器的精确导航。
月球表面白昼与黑夜温差超过摄氏300度,为了在极端环境下顺利完成任务,月球车热控分系统利用导热流体回路、隔热组件、散热面设计、电加热器、同位素热源,可耐受摄氏零下180度至零上150度的极限温度。此次发射也是对与我国新材料,尤其在适应极限温度方面的一次考验。
遥感成像探测技术方面,在月球表面巡视的3个月中,月球车将对月表进行三维光学成像、红外光谱分析,开展月壤厚度和结构的科学探测,对月表物质主要元素进行现场分析,将应用“多维精细超光谱遥感成像探测技术”。该技术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发,这表明我国遥感成像探测技术已获重要突破。
沪ICP备10206494号-2 Copyleft by Alex He.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