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9-25 00:12:03
作者:
来源:
记者 郁文艳
晨报讯 近日,一名观鸟爱好者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的湿地内发现一只水雉。水雉属于上海地区的夏候鸟,近年来观测数量大为减少,较为罕见,去年夏季,在东滩湿地公园内也曾经发现一只水雉。
水雉长得十分漂亮,尤其是夏季繁殖期,头面部羽毛颜色为白色,头后为黑色,颈后为金黄色,肩、背为橄榄色泛紫光,腰羽和尾羽呈黑色,两翼黑白相间;到了冬季,羽毛原黑色部分大多换成褐色。其姿态也很优雅,可以在浮水植物上轻盈地跳跃行走,因此被称为鸟中的“凌波仙子”。
据悉,水雉在大型浮水植物上繁殖,芡实塘是极佳的栖息地。水雉为一妻多夫,4月到9月筑巢,卵呈墨绿褐色,梨形,故而不易滚失,雄鸟孵卵并育雏。不过,在全国范围内,随着芡实地类似生境的逐渐消失,对栖息地要求极高的水雉数量也随之下降。台湾曾从大陆引进芡实,种植于荷塘招引水雉,取得很好效果。
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鸟类专家介绍,江湾地区原是由废弃机场形成的自然次生湿地,各类型生境丰富,是城市野生动物极佳的避难所,但由于近10年来的开发建设,原生态多有破坏,如今虽保留了一部分生态廊道,但过去群鸟飞翔的景象已基本不在。
沪ICP备10206494号-2 Copyleft by Alex He.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