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12-18 23:43:37
作者:
来源:
直-10为发展自Z-9B的中型专职武装直升机,全机净重约5543公斤,配红外热像仪,具备夜间作战能力
奋力攻坚 全力改进
“型号研制是应用科学,需要在工程中不断完善和提升技术,解决关键问题。”这是吴希明对工程研制的概括,也是他在型号研制中所秉承的法则。
直10是国家重点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吴希明作为总设计师,带领团队进行多轮方案论证,解决了作战武器与装备重量的矛盾,攻克了总体气动一体化、全复合材料旋翼系统、航电武器系统等多项技术难关,使直10顺利进入了地面联试阶段。首次开车成功,现场工作人员一片欢呼,吴希明却落泪了,因为在这些欢呼背后,有着太多的压力和心血,这是直10研制以来,他第一次流泪。
首飞不易,定型更难,这是型号研制的普遍规律。直10在首飞成功后,仍要不断进行科研试飞,改进改型。为了保证型号试飞与设计定型按节点进行,吴希明蹲点阎良试飞基地,带领团队提出了优化组合的试飞方法,使定型试飞周期大大缩短;对于试飞中暴露的尾桨振动、空中动力学耦合等问题,吴希明认真分析,组织专项攻关,先后排除了多个故障,开展多项优化设计工作,推进直10的设计定型。直升机所副总设计师、总体气动研究室主任武庆中至今能够清晰地记起当时吴希明组织召开的数次改进方案讨论会。在一次试飞过程中,尾桨结构受到破坏,试飞员紧急迫降,直10停在了下方的稻田中。吴希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看见直10停在水田中,吴希明心疼极了,他说:“好像看见了自己的孩子受伤了,孤立无援地站在水中,仿佛在哭泣。”随后,吴希明立即组织专题方案讨论会,制定修正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直升机是一个系统工程,改进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吴希明坚决表示,为了飞行安全,再大的难题也要攻克。他依据前期试验数据提出了改进方案,解决动力学匹配性问题,确保了飞行安全。
作战性能优良 直10广受赞誉
陆军要“飞起来”,直升机就是翅膀。直10等国产直升机在历次军事演习中的表现受到了军队各级首长的高度评价,近年来先后50多次出色完成了部队考核、演习、集训等多个重大专项活动,充分体现了作战性能。
“通过一年多的飞行接触,我感觉直10在飞行操纵上、可靠性上,飞行员的反映一致很好,剩余功率、机动性、可靠性都有显著提高,正是由于这些进步,才使我们有信心去飞这么高难度的世界顶级的动作。”我国武装直升机飞“筋斗”的第一人--李魁元大校在今年的天津直博会上驾驶直10进行精彩飞行表演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或许正是因为吴希明精益求精的改进,才有了飞行员们的“反映一致很好”。
吴希明回忆,少年时代经常看到直升机在学校周围盘旋起落,也自那时起对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憧憬成为一名军人或从事军工行业的科技人才。而今,报国的信念已融入血脉,永难磨灭。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说,吴希明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既是航空人就知责任重,既做新装备就得多辛苦”的庄严承诺。
沪ICP备10206494号-2 Copyleft by Alex He.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