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12-18 23:43:07
作者:
来源:
中国要明了自己目前所处的世界地缘政治新环境,从而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新型的海洋大国。
参考消息网12月18日报道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17日刊登题为《中国的海洋地缘政治及其挑战》一文,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文章称,中国传统上数千年一直是陆地国家,尽管有很长的海岸线,但海洋地缘政治从来就不是政府要考虑的事情。原因也不难理解,中国从来就没有计划要成为一个海洋国家。只有一个国家要成为海洋国家的时候,海洋地缘政治才会变得重要起来。中国要成为海洋国家,只是近来的事情。
文章指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中国对海军有战略意义上的思考,但发展海军更多是为了国防的现代化,与中国的海洋地缘毫无关系。直到上世纪80年代,当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人们开始思考海洋文明。很有意思的是,改革开放实际上主要是向西方,和受西方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东亚经济体开放,而这些国家和地区也就是海洋国家。向海洋国家开放,导致和海洋国家的互动,这是人们思考海洋文明的动机。
文章称,中国成为海洋国家的需要,来自中国的开放政策所导致的中国和世界的关联。完全可以把中国的开放政策分成三个阶段,即“请进来”、“接轨”和“走出去”。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放政策的主题是“请进来”,也就是打开国门,欢迎外国资本的进入。在这个阶段,中国和世界没有、也不会发生冲突。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实行了“接轨”的政策,也就是调整和改革自己的制度体系,来适应世界体系。在这个阶段,中国和世界也不会发生冲突。
沪ICP备10206494号-2 Copyleft by Alex He.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