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10-20 22:58:49
作者:
来源:
17日,奥斯本参观广东台山核电站
“除了争议,还是争议”
英国舆论对中资进入核电领域又作何感想呢?《每日电讯报》说,奥斯本的决定在英国激起的除了争议,还是争议。
英国《金融时报》首先援引英国能源部消息称,目前围绕欣克利角C核电站的谈判仍在进行中,最终协议尚未敲定。《每日电讯报》则援引英国基建专家特雷福尔的话说,(允许中资进入)是好消息,民用核技术与核武技术间存在巨大鸿沟,我们又不是在和中国人分享科茨沃尔德地下掩体里的核秘密,我们只是要确保英国躲过因缺电不得不全国关灯的风险。还有英国读者在写给《金融时报》的信中说,奥斯本与鲍里斯(伦敦市长)本周访华是中英组建全球商业工业联盟的最好机会,英国应趁美国向中国企业关闭大门之机拥抱中国企业。
但英国舆论场更多的是另一种声音。
“这可是非常关键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欧盟任何其他成员国、美国或者俄罗斯,甚至中国自己都不可能把这样的工程交给与自己政治观点不同的人”,伦敦大学学院能源专家保尔·多夫曼如是说。BBC政治记者布莱恩直接撰文问道,允许中国持股英国核电站,这是好主意吗?文章说,奥斯本为他的决定欢呼,但不是所有英国人都陷入狂喜。英国《工程师》杂志记者斯图阿特撰文称,“在中国对外国电脑系统不断发动网络攻击的背景下,我们真要邀请中国政府的分支机构控制我们如此重要的基础设施?”
唐宁街前能源顾问尼克撰文称,“他们(中国人)会进入我们系统,了解英国电网的复杂结构,熟悉英国电力供应的操作程序,以及英国核电技术”。曾任英国前首相布朗安全顾问的韦斯特勋爵说,中国算不上流氓国家,也不会和英国打仗,但事情未必不发生变化。英国《卫报》的文章中提到英国人的一种担忧:“我们把核电站卖给中国,今后一旦发生事情,如我们说了不该说的话,中国人会不会拉闸?”
奥斯本在宣布允许中企持股时表示,“来自任何国家的任何投资,都必须在安全和安保方面遵守严格的监管标准”。他的话非但没有安抚英国媒体,反而被《卫报》刊登的评论指责“对中国有放肆的热情”,理由是不论是以往批准中国企业参与机场建设还是此次允许中企持股核电站,在做存在如此巨大风险的决定前英国政府竟然不先进行严肃认真的全国性辩论。文章说,中国主权基金和国有企业都不是爱心泛滥的,投资英国必有所图。金融危机后已沦为“贫困”的英国政府在拿人家钱之前,必须在安全、主权和成本三方面多多思量。
BBC还说,英国是西方大国中对外国渗透本国敏感基础设施限制最松的国家。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政府都会阻止外国企业投资美国关键基础设施。法国电力公司最近在马里兰州建一座核反应堆的计划就被美国政府封杀。
重要基础设施被外国控制已属危险,“更不用说控制它的还是一个人权纪录差、贪污腐败多、时常对英国发动网络袭击的共产主义集权国家”。英国《每日邮报》称,出现这样的局面是过去数十年历任英国政府的糟糕政策造成的,要不是国家缺电,要不是奥斯本兜里没钱,英国不至于向中国乞求怜悯。该报网站刊登的网民留言中,有英国网民指责奥斯本叛国,有人说“我们该叫奥斯本中国北欧省主席”,还有人说“下一个被卖的是英国王室,真无耻!”
沪ICP备10206494号-2 Copyleft by Alex He.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