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10-20 07:32:30
作者:
来源:
中国东风-11近程弹道导弹
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10月刊报道,今日的战争高技术发展与当年的中越战争、中印冲突形成天壤之别。大国之间因为拥有了高精度、超远程、大当量的超远程打击火力,一旦开战,势必迅速升级,同时双方谁也无法承受综合火力的猛烈打击,维持战争的能力大大受到限制。
文章称,纵观1962年的中印冲突、1979年的中越战争时代,陆军炮兵的打击火力不超过30公里,战术空军的作战半径依照不同的飞行高度,实际上只有300-400公里。今日“综合火力打击的力度”已经促成各军种,甚至各兵种都有能力独立完成战略、战役火力全毁伤的作战意图。换句话说,陆军、海军、空军各军种、甚至炮兵一个兵种,就已经具备了独立地彻底从战役层次瘫痪对方的火力打击体系。具体体现在高精度、纵深打击毁伤能力的巨大提高。这就是“陆军火力战”“空军火力战”的内涵。
仅以炮兵为例,1962、1979年战事,炮兵的火力射程不超过30公里,而且不具备精确打击能力,这一技术局限意味着战争只能从边界开始,逐步走向纵深。今日的炮兵火力打击能力大大超越了“边界”的传统范畴,一开始就把战争推向了对方的纵深腹地、战略、战役中心,精确打击能力的提高使参战的双方需要承受根本无法承受的战争成本,同时对对方纵深的攻击可能使双方维持战争的持续能力大大下降。
文章称,假设在中印之间爆发一场“边界冲突”,印度陆军装备了GPS制导的“布拉莫斯”多用途巡航导弹,射程300公里甚至更远,只是俄印双方不张扬,故意降低射程而已。该导弹打击精度接近5米。中国陆军已经开始部署“东风”-11战役战术导弹,这些导弹配备“北斗”导航系统,打击精度已经相当接近巡航导弹。
300公里的精确打击能力意味着,过去由前线航空兵、强击航空兵完成的战役攻击,今日仅仅以炮兵一个兵种就可以独立完成。打击的火力毁伤大大强于前线强击航空兵,而且是对陆军战略、战役目标的精确攻击,比如说对军团司令部、指挥中心的攻击,起到了一开始就实施前线斩首的意图。如果配上杀爆弹头、电磁脉冲弹头、尤其是云爆弹头,能够形成大面积的超压。毁伤能力并不输给数千吨级的战术核武器(必须考虑打击精度因素)。就像被点了穴位,无法动弹。
同时意味着传统的“边界冲突”已经不复存在。一旦开打,双方攻击的首要目标是高价值的铁路隧道、桥梁、机场的制管系统。那么,双方如何维持持续开战的能力?
沪ICP备10206494号-2 Copyleft by Alex He.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