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10-19 12:07:48
作者:
来源:
冷战结束以来,“去美国化”的念头世界不少地方的人动过,近些年,它常以“建立国际社会新秩序”的形态出现在国际场合。但迄今为止,它尚未真正被国际社会践行。中国学者金灿荣说,短短4个字,蕴藏着许多国家对美国爱恨交织的纠结情绪:得益于美国维持的秩序稳定,很反感美国展现的自私和恶行。
经济学家纳塔利娅·卡尔波娃认为,如果目前形势继续恶化,从理论上讲中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因为北京持有世界上最多的美元储备。“如果突然出现严重危机,我认为,这恰恰是中国人可以在市场上大笔花人民币的时间点,尽管现在这样做并不合算,但这迟早会发生,危机促使这种情况发生。”
同时在学术界和媒体中流传着这样的推测,中国提出“去美国化”的主张是在暗示自己作用的提高,希望在世界占主导地位。但伊万诺夫认为,这个任务因种种原因十分困难。中国的经济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与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国家经济成功合作而取得的。中国过于明显地企图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将引起亚太地区国家、美国和欧洲的反感,它们会感到担心和不安。这可能会打击这些地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从而使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北京清楚这一点,因此中国未必会过多强调自己在快速崛起并变成主导力量。同时中国不会放过向世界展示自己能够执行某些主导作用和提出新的世界构架模式的机会。
沪ICP备10206494号-2 Copyleft by Alex He.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