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9-26 18:59:17
作者:
来源:
歼-15比你想的要重要(下)
导读:美国海军研制舰载隐身战机的道路比较坎坷。让四代隐形战机上航母,这个念头早在隐形战机出现后就有了。1971年,美国空军提出了第四代战机ATF的概念原型,开始为第四代战机做初步探索。1983年,美国海军启动ATA项目,其目的是研制一种隐身和高载弹量的重型攻击机,用以替换当时的A-6攻击机。而在两年后的1985年9月,美国空军才发布完整的ATF验证/确认阶段方案需求。这时,美国海空军进行了交叉换位合作,即美国海军宣布加入ATF计划,在ATF基础上研制NATF,用于替换F-14。而空军同时也宣布,将在海军ATA(先进战术攻击机)计划基础上研制新一代重型攻击机。从军事迷的角度来看,海军的隐形战机,无论是N-ATF还是ATA,设计非常前卫、科幻,例如N-ATF、基本上就是F-14应用F-22技术的翻版。有些网友将之称为“雄猫隐身版”;ATA发展出来的A-12攻击机更加夸张,一个三角飞翼的造型绝对抢眼。但是双方还是低估了海空军战机设计的根本不同。航母舰载机无法承受隐身设计带来的超重问题。隐身版F-14已然超出了航母的使用上限;而A-12攻击机更是超重3.6吨,比预期超重30%。
从隐身的角度来看,美国当时的胃口是相当大的,也就是要在海空军主要战术战斗机全面隐身化,如果再加上后来的B-2轰炸机,美军目标是要实现空中打击力量的全隐身。现在看,美国空军的隐身化比较顺利,F-22已经服役,F-35也即将到位;但是美国海军舰载机的隐身化却不太顺利。这是因为隐身战机需要武器内置化,而这就增加了更多的结构“死重”。F-35这样的单发机已经接近了重型战机的指标,如果再研制一种更适应航母使用的、大型双发战斗或攻击机,其增重将达到无法承受的地步,也超出了目前技术减重的能力。N-ATF和A-12就是例证。因此美国在其航母舰载机中,长期保留F/A-18E/F的位置,就是这个原因。这还不包括某些舰载机,例如电子战飞机,本身就和隐身处于矛盾状态,只能采用第三代平台。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歼-15飞行训练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F-35C舰载战斗机演练空中加油
目前在美海军航母中,F-35C的地位比较尴尬。首先F-35C不是按照美国海军需求专门设计的飞机,而是根据所谓三军通用的要求,硬塞给美国海军的。其次在航母作战中,F-35C的功能很模糊。从战斗机分代来看,F-35C要领先F/A-18E/F,因此一般认为F-35是要承担航母护航和攻击的主力角色。但实际上F-35的单发设计,较差的机动性和较低的载弹量,都使得其在空战和攻击时都无法承担主力任务。因此一些航空界人士认为,在美军未来的航母舰载机高低搭配架构中,高的不是F-35C而是F/A-18E。而且更为严重的是,F/A-18战斗攻击机本身的主要任务是对地面、海面攻击,而非空战。F/A-18加入美国海军本来也是为了取代A-7攻击机。F/A-18E/F是F/A-18C/D的放大与改进的型号,其空战能力到底有多强,一直受到不少专家、学者、航空迷的质疑。F/A-18E/F未来的搭档F-35C也是以对地攻击为主要任务的。那么这就涉及一个关键问题,在将来谁来保证美国海军的空中优势呢?之所以形成F-35C和F/A-18E/F的组合,很大程度上是其他国家航母舰载机实力比较弱小,即使美军未来两种舰载机都不是空优战机也足以应付。但情况会这么理想吗?显然不是。
沪ICP备10206494号-2 Copyleft by Alex He.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