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9-26 18:48:57
作者:
来源:
导读:很多媒体在讨论航母的时候,经常把动力系统忽略掉。因为相比航母巨大的外形、威武的舰载机、规模庞大的护航编队,深埋在内部的动力系统确实不太显眼。相对于航空发动机,水面舰艇发动机再怎么“不给力”,毕竟还能在海面上飘着走;而作战飞机发动机一“犯病”,飞行员就准备跳伞吧。然而航母不仅是一个浮动平台,它就像现代战机一样,也需要极为充沛的动力,来满足高航速和舰上设备的需要。此外弹射器对于航母的意义已经众所周知。正如很多专家预测的那样,中国未来的国产航母,也势必面临采用何种弹射器的问题。无论蒸汽弹射器还是电磁弹射器,不但本身是高工艺、高技术的代表,而且和航母的动力息息相关。因此,航母动力是衡量航母性能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和核心技术问题。
首先,充沛的航母动力能够满足航母高航速这一实际的战术需要。
第一,航母舰载机的起降需要航母保持一定的速度。航母舰载机起降,本质上说就是在海上的一个机场起降。从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来说,飞行器能够起飞,就是必须达到一个必要的起飞速度。美国的核动力航母号称可以0速度弹射,但这是基于美军舰载机航空动力和弹射器的强大。即便如此,美军也要常保持在20节和迎风的状态下起降,以减轻弹射器的压力。
对于滑跃式起飞的航母,航母的速度就更加重要。由于没有弹射器,舰载机起飞的重量就要受到限制,而航母航速如果降低,就进一步恶化舰载机的起飞重量,直接影响其作战半径和武器挂载能力。这就意味着航母的综合作战能力大幅缩水。
第二,航速是航母机动能力的重要体现。航母天生就是要在远海作战,而不是守在家门口。航速的差异,将直接影响航母部署的时间,海战的距离越广,航母机动速度的差异就越明显。每当国际发生危机事件,美国总统总是要问最近的航母在哪?这其实也和航速有关。马岛战争中,英国的特混舰队走了将近30天才从本土抵达了马岛附近海域,其航母的巡航速度仅有18节。如果是核动力航母30节以上的巡航速度,至少能提前8-9天。当时首先抵达马岛海域的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水下速度为28节,从苏格兰基地出发就只用了21天。即使我们考虑航母护航舰艇跑不了这么快,整个编队保持在25节左右的速度,提前一个星期抵达战场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不是阿根廷实力不济,否则耽搁一个星期的时间,足以影响现代战争的胜负了。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航速对于航母机动能力和海上反潜作战紧密相关。图为美军林肯号航母在海上做高速机动转弯。(资料图)
沪ICP备10206494号-2 Copyleft by Alex He.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