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9-26 18:46:29
作者:
来源:
导读:据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2日电,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四十六所获悉,由这个所研发的F-12高强有机纤维技术近期经过国内权威专家组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已实现产业化生产,这预示着我国有望彻底打破发达国家对高强纤维的垄断地位。
作为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之一的芳纶类纤维是重要战略物资,在国防、航空、航天及民用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只有美、日、俄等少数国家实现工业化生产。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黄玉东等专家鉴定认为,年产50吨F-12纤维产业化生产线投产后,可稳定生产多种规格的F-12纤维,产品性能与国外同类纤维相当,纤维稳定性能够满足航空、航天用户要求,可更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建筑等工程领域。
F-12#FormatImgID_0# F-12黑鸟战斗机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臭鼬工厂”在其A-12试验机发展而来,“臭鼬工厂”很早就开始考虑把A-12改为战斗机,但正式研制是从1959年9月开始的。当时,美国空军取消了北美公司XF-108“轻剑”战斗机研制计划。XF-l08是在仅以试制而告终的XB-70“瓦尔基里”轰炸机的基础上,按比例缩小来研制的一种速度为M3一级的截击战斗机。原计划该机将装备XB-70的ASG-18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和GAR-9空对空导弹(即后来的AIM-47),它们仍由休斯飞机公司继续研制。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研究、制造和使用经费过于庞大,空军取消了采用XF-108截击机的计划,相应配套的新式武器系统、ASG-18火控雷达和GAR-9导弹的研制工作也被搁置起来。在行将取消XF-108研制计划之前,当时正接受A-12研制任务的洛克希德公司说服了美国空军,用ASG-18火控雷达和GAR-9导弹来装备A-12,使它成为一种3倍音速的截击战斗机。这样做,既经济又可行。1960年3月16日,“臭鼬工厂”向空军提出了名为AF-12的战斗机设计方案,并签订了试制3架飞机的合同。
1962年10月,美国空军向洛克希德公司提交了AF-12的订货书,由此拉开了试制3架飞机的序幕。
AF-12将A-12的Q舱改为火控系统操作员座舱,是“黑鸟”系列继A-12B之后的第#FormatImgID_1# 美国F系列战斗机(20张)二种双座型飞机。除此之外,它与A-12的最大区别在于,由于其机头内装ASG-18雷达,故原来一直延伸到机头的机身边条在驾驶舱侧面中断。并在边条前端根部设置了红外跟踪传感器。在该传感器后面,边条下面机身左右两侧沿纵向设置了4个武器舱,每个可各装一枚GAR-9导弹。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切断原A-12的机头边条致使飞机方向稳定性下降,为此在机体尾部下面加装了折叠式腹鳍,并在发动机短舱下面加装了固定式腹鳍。1963年8月7日,AF-12的1号机首次试飞,1963年11月26日,2号机首飞,1964年3月12日,3号机首飞。
沪ICP备10206494号-2 Copyleft by Alex He.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