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9-26 18:44:20
作者:
来源:
导读:沈飞四代亮相之后,大家普遍有一个感觉,尼玛苹果又要告三星了…… ……尼玛土鳖山寨无底线啊,没错,沈飞看起来就像是F35的前机身加上F22的后机身,尤其是垂尾和进气道设计,几乎就是YF22和F35的翻版。沈飞继获得“沈霍伊”荣誉称号之后,看来又要获得“沈洛马”的光荣称号了。
看到沈飞四代亮相,可能很多人会期待它的早日服役,但是让你失望的是,也许沈飞四代并不会出现在中国军队的装备序列当中,因为沈飞四代并没有国家立项,换而言之,这是沈飞和中航集团自己内部的项目,类似枭龙,国家没有立项,没有投资,自然也没有必然性去采购,而所有的风险,自然也是沈飞和中航自己承担。假如你看过601所李天院士的传记,那么上面有一段已经把沈飞四代的来历说得非常明白了:“……2007年10月底,总装备部正式发文宣布611所的方案胜出,并以611所为主,601所参加,共同组成国家队进行新一代战机的联合研制”“……当时所领导考虑不能由此就停止对新机的研究工作,考虑所未来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锻炼队伍和培养人才必须下决心掌握新技术。所里决定自筹资金开发一个新的项目……李天全面负责技术工作”。
很明白了,2007年在空军下一代战机方案竞标中,沈飞再一次败北,失去了以自身为主体研制重型四代战机的资格,但是601所领导考虑到,第四代战机的研发事关601所的未来,无论竞标失败与否,四代战机这个槛是一定要迈过去的,不突破第四代战机的整体技术,就只能在苏27上打转转,601在未来只能被其他竞争单位越拉越远。
所以,即使没有国家投资,601也决定自担风险,自筹资金进行下一代战机的研制。而这个考虑得到了中航工业总部的大力支持,一方面,中航工业对601这个共和国航空业长子一直爱护有加,对他们积极进取的态度持肯定态度;另一方面,中航工业也不愿意看到611所一家独大,611入21世纪后风头极盛,歼10,枭龙,歼20等项目接连成功,赚足了眼球和风头,而611所作风桀骜不驯,令中航总部颇为头疼,此次601有意继续这场竞争,无论于公于私,中航都应该对其鼎力支持,多一款先进战机面世,对中国航空工业和国防也都是一件大好事。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使这种“计划外”的项目投资成为可能,在以往,由于国力有限,能够挤出资金保证已立项的项目已经颇为不易了,更不用说“编制外”项目了。战斗机,尤其是四代战机研制费用极高,美国研制F22和F35的经费都是动辄数百亿美元的天价,没有庞大的资金支持,光凭601的决心,恐怕挡了裤头都凑不齐一个零头。而中国目前强大的国力,则提供了这种可能,中航工业通过这些年的资产运作,积累了大量资金,尤其是一航二航合并之后,将二航汽车板块打包出售,并将资产用于金融、房地产等多行业投资,获取了相当的利润,这些利润,为601的项目,提供了资金保证。可以说,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玩不起四代机的。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另一个原因则是,当年重型四代竞标,总装备部头一次采用了“全程全要素竞标”模式,也就是大到整体方案,小到一个子系统部件,都需要进行竞标,通过竞标,谁好谁上。而这种竞标,也不仅仅限于航空工业口,事实上,电子工业,兵器工业,航天工业的诸多企业这一次也参加到竞标当中。
沪ICP备10206494号-2 Copyleft by Alex He. Some Rights Reserved.